冬日“丰”景 沃土生“金”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冬日“丰”景 沃土生“金”

发布日期:2024-12-26 来源:新闻中心

  仲冬时节,寒意渐浓,菏泽沃野村庄仍然朝气蓬勃。蔬果大棚内暖意融融,绿意盎然;饲养基地里,繁忙有序,工业兴隆;一座座生态园升起焰火,招引不少游客寻找“家的滋味”……田园风光与村庄文旅共生共荣,农旅交融绘就的村庄复兴新画卷正逐步铺展。

  “农人不耕田,农机过蛰伏,夏秋忙两季,一年闲半年。”这是曩昔对农人一年日子的描写。现在,村庄的“冬闲”正被“冬忙”替代。12月18日,在菏泽鲁西新区田户屯大街吴店社区的一处黄粉虫饲养基地里,乡民们忙而有序。室外寒气袭人,饲养大棚里却温暖如春,人工饲养的黄粉虫沙沙作响,正以“听得见的速度”生长。

  走进大棚,可见一排排规范一致的盒子规整摆放,盒子里鳞次栉比的黄粉虫通体晶亮透亮,在麸皮里上下翻爬,非常有生机。饲养户张华楠是一名“90后”,一大早,他就到大棚内检查黄粉虫的活动状况,调理温度、湿度条件,喂食麦麸、菜叶。

  “咱们这个黄粉虫饲养基地成立于2021年,共有8个大棚,饲养规划5万盒左右,首要出售到青岛、日照、威海等滨海城市,经过进一步加工再出口欧美商场,年出售额在七百万元左右。”张华楠说。

  黄粉虫是一种优秀的饲料昆虫,具有高蛋白、高养分、易于饲养和繁衍等特征。曩昔,因为饲养户短少经历、经营规划小、技能落后、工业系统单一等原因,产值效益低,饲养户活跃性不高。近几年,跟着我市继续不断的展开特征饲养,牡丹区、鲁西新区、定陶区、鄄城县等多地都建设了黄粉虫饲养基地,推动黄粉虫饲养规划化展开,小小黄粉虫成为农户发家致富路上的“黄金虫”。

  黄粉虫不只商场价值高,在循环农业中也可扮演重要人物。“咱们饲养的黄粉虫有30%用于水溶性肥料的出产。”狮克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伦说,“添加了黄粉虫的水溶性肥料,吸收率高、低碳环保,且有利于土壤改良。现在,咱们研发了130多款产品,能适用于不同农作物,年产2.7万吨,远销全国各地和部分海外商场。”

  农业废弃物是困扰农户和影响环保的一大难题,狮克农场使用黄粉虫每年能耗费各类农业废弃物430多吨。“这些都是呈现一些显着的反常问题、有劣质、不能流通到商场上的萝卜、南瓜,经过加工后能够喂食黄粉虫。”孟伦说,“添加了黄粉虫的水溶性肥料能应用到各种设备农业中,农业废弃物又被黄粉虫耗费,这样就完成了生态循环。”正是得益于这种循环理念,以狮克农场为依托打造的“山东菏泽虫菜循环农业科学技能小院”,当选了全国村庄专业方面技能协会科技小院名单。

  菏泽作为农业大市,物产丰富,粮食产值超160亿斤,占全省1/7,居全省首位,蔬菜产值占全省1/10,瓜果产值占全省1/4,是全省重要的“粮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。虽然是隆冬时节,但我市各地栽培大棚里的果蔬长势喜人。

  在坐落鲁西新区田户屯大街的禾源生态农庄内,一座座规整的温室大棚有序摆放,大棚内一片碧绿,一垄垄芹菜生气勃勃、焕宣布生气勃勃,西红柿已开端挂果,丰盈在望。

  “大棚里栽培的是西芹,这个种类好,香味浓郁,可榨汁,咱们经过循环栽培进步效益及产值。当下正是丰盈出售的时节,咱们经过电商出售,年出售额在60万元左右。”禾源生态农庄负责人李康说。

  日光温室大棚改变了曩昔单一的农业栽培形式,栽培的产品种类优、产值高、效益好。禾源农庄在树立规划化生态蔬菜基地的一起,还在不断拓展农业新领域。“以生态果蔬栽培为根底,打造集农业研学、劳作实践、采摘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庄。在这儿,每当假日都有不少游客来展开团建活动,或带家人享用亲子韶光。”李康说。

  农旅交融,在村庄复兴中发挥的效果无足轻重。我市各地依托资源优势,打造集观光旅游、耕耘体会于一体的“农旅交融”业态,促进农人增收,助力村庄复兴。在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旭日阳光采摘园里,红彤彤的草莓似一盏盏小红灯笼,掩映在绿叶之间。“小草莓”已成为有用带动农业增效、农人增收的“大工业”。这儿的大棚内还种有沃柑、丑橘、柠檬等南边生果,招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玩耍。

  马岭岗镇把村庄文明、工业经济串点成线,打造了交融文明、休闲、体会、文娱等一体的“跨村联建”示范片区,建成了1400亩、全市最大的草莓栽培基地,草莓年产值达1.5亿元,片区内村均团体收入打破50万元。一起,活跃发挥面塑、钩织、制香等民间传统文明工业,活跃扩展大众工作,添加大众收入。现在,马岭岗镇从事面塑制造的演员2700余人,人均年收入20多万元;从事古法钩织5600余人,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。该镇经过农文旅彼此交融,以生果工业、面塑、古法钩织为导向,继续优化工业高质量展开布局,加速推动二三产交融展开,打造出了不同主题的村庄美学场景。